2021年06月21日 0 不详
校友档案:
李永顺
云南经济管理学院2008级建工系7班
云南汇元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
云南锋锐警用装备有限公司
云南民昊安全设备有限公司
云南邦梁招标咨询有限公司
执行董事
人生的真谛是什么?
有人说,人生的玄妙和残酷,就在于人人生而不同,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,而有的人努力一生也到不了罗马。
也有人说,人生是一场长跑,不必在意一时的快慢和得失,在人生的跑道上,有人用心欣赏风景,有人努力让自己成为风景。
而云南经济管理学院2008级建工系7班的李永顺用实际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:人生是一本书,封面是父母给的,内容是自己写的,厚度由本人决定,精彩程度可以自己创造。
生于桑户蓬枢,家无儋石,筚路蓝缕、披荆斩棘一路打拼到现在拥有4家公司,领导着一百多人的团队……回首走过的三十余载人生路和曾经的求学岁月,李永顺十分感慨:“都说知识改变命运,我的母校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确实改变了我的命运,也改变了许许多多像我一样的人的命运。”
风起云涌之时,奋力以求生存
工作中的李永顺(右二)
1989年,李永顺出生于云南昭通的一个普通家庭,生活虽然清贫,但一家人安贫乐道、和睦幸福。父辈为他取名“永顺”,希望他能一生平安,诸事顺遂。
成长于寒门白屋之家,李永顺没能像父辈所希冀的事事顺利,而是早早地就尝到了人生的艰辛,生活虽苦,但他从不自怨自艾,“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,埋怨,只是一种懦弱的表现;努力,才是人生的态度。”
高中毕业后,李永顺考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建工系,来到昆明求学,他的人生之书,写完了平淡安稳的开篇,从此翻开了崭新而精彩的一页。
大学时的李永顺
“上大学时,我就下定了决心,不能一辈子给别人打工,有机会我就要上,宁可自己给自己打工。”怀揣着这样的梦想,李永顺迈入了大学之门。
进入大学不久,性格开朗活泼的李永顺就加入了建工系的学生会,成为了纪律卫生部的一员,每天跟着部里的学长们一起,逡巡于学校的各个角落,检查早、晚自习纪律、学生出勤、宿舍内勤和卫生……兢兢业业、不辞辛劳地配合学校和老师们做好各项学生管理工作。因为为人热情厚道,做事踏实靠谱,一年后,纪律卫生部部长毕业离任,李永顺全票通过选举,继任新部长。
“大学在学生会纪律卫生部工作的这段经历,对我的人生影响巨大,我能在事业上取得现在的成绩,都是源于大学时的积累。”李永顺说,学生会的工作经历,不仅锻炼了他为人处事的能力,还磨砺了他的性格和意志,让他成为了有担当、负责任的人。不仅如此,大学时候交友甚广,积累的人脉关系也让他在后来的工作和创业中受益良多。
李永顺和团队取得的荣誉
大学毕业后,李永顺先后在中铁一局、昆钢集团等企业就职,修过地铁、做过工程,后来进入电力监理行业,凭着出色的工作表现,一年后,李永顺升任公司安全质量部主任兼任保山片区大区经理。
但李永顺并未满足于事业上取得的成功,上大学时候立下的“要为自己打工”的志愿他一直铭记于心,在事业的上升期,李永顺急流勇退,启动了自己的创业计划,从零开始,一步一步、稳扎稳打,先后成立了4家公司,团队也从最初的几个人的一路发展成为现在的一百多人,并且顺利度过了新冠疫情之下的艰难时期,把公司和团队都发展得越来越好。
在电力行业工作时期的李永顺
生活不是电影,在生活的泥潭里摸爬滚打的平凡人,从来没有电影里的主角光环和开挂的人生,在李永顺看似顺遂成功的履历背后,有的是无法对人言说的辛苦:物质的困窘贯穿整个大学时期,因为不忍心再向年迈的父母伸手要钱,李永顺每个寒暑假回老家,都会去摆地摊贩卖蔬菜和水果,赚取学费和生活费。大学期间,父亲罹患癌症,李永顺差点退学。创业初期,拿到了第一个项目,却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,靠着朋友们自发送来的借款,工程才如期顺利开工……生活对这个年轻人似乎格外苛刻,但李永顺从不怨天尤人,总是以乐观豁达的心态积极面对并一一化解生活给出的难题。
大学时的李永顺(左四)
“如果当初没有来经管院上大学,我现在很有可能还是个卖水果的小贩,母校真的改变了我的人生。大学里有真心关爱我的老师,有感情深厚的同学和朋友,虽然生活很苦,我依然乐在其中。”李永顺说,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。无论遭受多少艰辛,经历多少苦难,只要一个人的心中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,那么总有一天,他就能走出困境,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。
厚德方可载物,善良才能永顺
威尔鲍温曾说,人生如同一棵向上的树,不抱怨、不悲观,才能与幸福相拥。这也正是李永顺在大学时候从恩师身上习得的幸福秘籍:在生活的困顿之中,守护好心里的阳光,接受别人给予的温暖,而在自己有了能力之后,也不吝于把自己的温暖传递给别人。
“上大学时,我们有幸遇到了王建英和毛文波两位良师,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方面的知识,最重要的是老师们在发自内心的关爱之中对我们的正能量引导。在我初入社会的时候,两位老师给了我的人生很多关键的引导。”李永顺说。
李永顺毕业照(四排右二)
大二那年,李永顺遭遇家庭变故,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压力无法排解,他萌生了退学的念头,逃了学躲在宿舍的床上蒙头大哭。王建英老师找到他,二话没说先带着他到学校旁边的小饭馆里,请他吃饱了饭,才耐心地从经济损失、学历影响、就业影响等方面详细地为他分析了退学的弊端,鼓励他坚持继续完成学业。“我到现在一直都是称呼王建英老师为姐姐,她对我的人生真的影响巨大,我一生都感激她。”李永顺说。
王建英老师对李永顺的影响是通过“言传”,毛文波老师则是“身教”。李永顺说,上学时,毛文波老师除了在课堂上传授专业知识之外,课余时间每天都带着班上的同学们踢足球锻炼身体。
毛文波老师“读书,除了要有好的成绩,还必须有一个好的身体”的理念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李永顺。在创业成功之后,李永顺把学校里的这个优良传统延续了下来,通过举办“运动月”的活动,鼓励员工们每天跑步运动,以积累跑步里程数兑换奖金的方式,督促员工积极锻炼身体。
李永顺班级出游合照(第一排中)
“在两位老师的影响下,我们班的同学们团结友爱,感情深厚,虽然已经毕业多年,但每次聚会,大家回忆大学时光,都非常感激两位老师对我们的引导,让我们知道做人要有责任感、心里要有阳光、要做正能量的事情。”李永顺说。
李永顺团队赴边疆抗冰抢险(左一)
毕业后,李永顺在工作和创业之余,一直时刻牢记老师们的教导,在解决了生活的困难,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幸福生活之后,李永顺开始通过做公益的方式,把温暖传递给更多人:资助留守儿童、为瑞丽和母校捐赠防疫物资、为母校的学弟学妹们提供就业机会……多年来,李永顺一直在力所能及地回报母校和社会。
李永顺给母校捐赠防疫物资(右一)
有人生于泥泞,仍然仰望星空。
李永顺曾为自己的人生做了三个“十年规划”,并用三句诗分别对应了每个阶段的人生目标:
第一个十年:不以物喜不以己悲;
第二个十年: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;
第三个十年:为生民立命,为天地立心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
现在,他已达成了第一个十年目标“努力打拼积累财富,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”。李永顺说,下两个十年,他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会公益中去,以己之力,回报社会,以萤火之光,温暖别人。
文章的最后,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议题,如果人生是一本书,那李永顺的人生之书,可能拥有一个平平无奇甚至有些简陋的封面,但他却用拼搏和汗水,一直在努力书写着精彩内容,不断增加着这本书的厚度。
人生路漫漫,他还有很多精彩章节未完待续。